牵住产业链招商“牛鼻子”——张掖市扩大招商引资为经济发展赋能见闻

招商引资,关键的问题,是“招”什么样的企业,又要拿什么来“引”?

张掖市坚持用系统思维谋篇布局,围绕打造河西走廊经济带,着力推动产业链招商,重点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精细化工、智能制造和数据信息“5个产业集群”和12条产业链,在引“大”、引“链”、引“新”上求突破,撬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扩容增量。

近日,记者在张掖市临泽县、甘州区采访时看到,当地正推动市县乡村一起抓、全员动员齐上阵,努力构建大招商招大商的新格局。


(资料图片)

“张掖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在玉米制种领域优势明显,产业影响力大。我在这里做玉米制种20多年,每年在这里累计工作生活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也喜欢这里的营商环境。”在临泽县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及种子产业园,河南省豫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悦珲说。

河南豫玉种业是中国种业50强企业,主要专注于玉米制种,目前已通过国家审定的玉米新品种达70余个,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继2013年在临泽县注册成立了全资子公司甘肃润丰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后,去年又在甘州区投资成立了甘肃赛威种业有限公司,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近年来,国内玉米种植面积稳步增加,上游玉米种子市场需求也‘水涨船高’,我们公司多年在临泽深耕细作,润丰源每年玉米制种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年产玉米种子2万吨,赢得了临泽县委县政府和相关乡镇村社特别是广大种植户的好评,这也坚定了我们在张掖长期投资发展的信心。”彭悦珲说。

去年以来,张掖市按照《甘肃省振兴河西国家玉米繁育制种基地实施方案》,探索开展国家级玉米制种优质基地资源竞争性配置,推动优质基地向优势制种企业集中,扩大玉米制种产业优势,增强发展动能,实现种业提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带动吸引了一批国内玉米制种优势企业落户张掖。

走进位于临泽县的易事特(张掖)储能技术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正在加快建设进度,确保项目6月30日完成建设,8月30日投产运营。”项目负责人鞠小亮说。

去年年底,临泽县成功引进全球新能源500强企业易事特集团,投资10亿元建设新型储能装备制造综合示范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近30亿元,增加就业300余人,将形成龙头企业带动、重大项目支撑、上下游企业协同集聚发展的产业生态。”临泽县招商服务中心主任钟晓龙说。

“去年年底我第一次来临泽,当地有专人对接带着我们去办理项目前期手续,手续办理得很快,大家如同老朋友一样热情。”鞠小亮说。

“针对签约落地项目,我们成立了项目推进和前期手续代办专班,全力以赴为落地企业办理注册公司、项目备案、银行开户等前期手续,全程提供‘保姆式’‘代办制’跟踪服务,确保落地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钟晓龙说。

为解决项目投产后的用工问题,临泽县提前谋划,快速行动,帮助企业在临泽招录产业工人120人,已于2月4日组织前往广东易事特集团总部开展为期6个月的岗前培训,为企业下一步投产做足准备。

“我们聚焦建设河西走廊经济带,着眼河西走廊新能源产业整体布局,重点引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争取形成‘引进一家带来一批’的效果,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引导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临泽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初春时节,记者来到位于张掖市甘州区的甘肃河西硅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走进冶炼车间,一台推料机用长长的“鼻子”在冶炼炉中来回搅动,帮助炉内的硅矿石充分燃烧,一片火红的生产场景。

一年前,这里还是合黎山下的一片荒地。2022年2月19日,河西硅业20万吨硅系新材料综合利用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当年年底,先期建成的1号炉、2号炉开始投产,张掖市硅基新材料产业自此开局。

“当时,张掖市对我们的相关审批手续采取了‘容缺’办理模式,我们一边开工一边办理相关手续,5月办理齐全了相关手续,市上对能耗指标置换等关键环节做了统筹安排,让我们加快建设速度,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目标。”甘肃河西硅业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志强说。

河西硅业项目计划总投资23.65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20万吨硅系新材料,预计可实现工业产值40亿元,解决就业800多人。工业硅是硅基产业的前端,河西硅业的建成投产为张掖乃至河西地区发展硅基新材料产业奠定了基础。

“工业硅是电子信息和光伏产业主要的原材料,也是绿色能源太阳能的产业链前端,被广泛应用于化工、机械制造、能源开发等各个工业领域。”王志强说。

张掖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河西硅业项目着眼于硅基产业建链、补链、延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发挥硅产业链主体作用,建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硅系新材料生产企业,带动下游有机硅、多晶硅行业发展,着力培育硅基新材料产业集群。

关键词: